棉花娃娃热潮:年轻人“无痛当妈”背后的百亿市场

年轻人爱上“无痛当妈”

时下,经常被年轻人挂在包包上或是捧在手心里的是尺寸从5cm到40cm不等,以精美刺绣呈现可爱五官,并以聚酯纤维人造棉作为填充物的棉花娃娃。而最早的棉花娃娃是偶像经济下的产物。

随着棉花娃娃在国内流行,除了明星粉丝会拼团定制棉花娃娃,也有二次元、影视剧爱好者们开始为自己喜欢的角色设计、画稿、拼团制作以角色为原型的棉花娃娃。这些以偶像明星、动漫游戏和影视剧角色等为原型设计的棉花娃娃属于有属性娃娃。到了2018年,没有原型角色、主要由画师或设计师原创设计和制作的无属性娃娃也逐渐流行起来。

*受访人供图

从娃娃到娃衣,养娃到底有多“烧钱”?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棉花娃娃可以根据其生产来源和授权情况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娃妈们自行定制或拼团生产的棉花娃娃,另一种则是影视制作方、娱乐品牌或潮玩品牌通过IP授权或原创设计发布的官方周边棉花娃娃。

开团定制的棉娃价格主要根据娃娃的尺寸大小、使用的布料成本、工艺复杂性、成团人数等因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棉花娃娃售价在40元到100元不等,有些尺寸比较大或者设计较为精致的棉娃售价可能会更高。

*受访人供图

热潮渐退,小棉娃如何撑起大生意?

《2023年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娃圈内的主要消费者00后人数渗透率快速增长,消费金额在近两年同比增长超过146%,平均购买单价同比增长超过32%。市场数据则显示,2023年,中国棉花娃娃市场规模已达112亿元,2016-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

尽管整体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对于一些制作棉花娃娃和娃衣的中小商家而言,盈利似乎并未因此变得更加容易。

*惊蛰研究所摄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